在 中文 中使用 使徒行傳 的示例及其翻译为 日语
{-}
-
Ecclesiastic
-
Programming
-
Computer
聖經中唯一引用五旬節這個真實的事件是在使徒行傳2:1-3。
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"(使徒行傳17:33)。
因為你是我的孩子(使徒行傳17:28).
我們進入神的國,必須經歷許多艱難"(使徒行傳14:22)。
路加在寫完福音書後,接著就寫使徒行傳。
使徒行傳15:14)如果公元1世紀沒有人知道上帝的名字,或沒有人使用這個名字,你覺得雅各説的話合乎邏輯嗎?
我可以從使徒行傳中繼續列舉下去,許多猶太宗教的領袖,乃至以色列的普通百姓,都拒絕相信所傳的基督復活的道理。
使徒行傳2:36)彼得講出這個受靈示的信息之後,約有三千個人「衷心接受他[的]話」而受了浸。
使徒行傳15:2)當日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,每個弟兄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使徒行傳七章11~12節:「後來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饑荒,大受艱難,我們的祖宗就絕了糧。
路加是記載在使徒行傳第1章7-8節:『父憑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、日期,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。
使徒行傳(Act)9:25他的門徒就在夜間、用筐子把他從城牆上縋下去。
使徒行傳15:14)如果公元1世紀沒有人知道上帝的名字,或沒有人使用這個名字,你覺得雅各説的話合乎邏輯嗎?
包括悔改,對罪和基督認識上的轉變(使徒行傳3:19),求告主名(羅馬書10:9-10,13)。
但聽道之人,有許多信的,男丁數目約到五千"(使徒行傳4:1-4)。
使徒行傳15:14)彼得前書2:10指出,外邦人「以往不是子民,現在卻是上帝的子民」。
使徒行傳(Act)4:7叫使徒站在當中、就問他們說、你們用甚麼能力、奉誰的名、作這事呢。
提摩太後書3:12)使徒行傳14:22説:“我們要進上帝的王國,必須經歷許多患難。
彼得後來提到當時的情形,作為神確實拯救外邦人的證據(使徒行傳15:7-11)。
使徒行傳11:26)不過,耶和華見證人從聖經裡了解,耶穌並不是全能的上帝,三位一體的教義也沒有任何聖經的根據。